(延伸閱讀:MOSFET正面金屬化製程高CP值選擇-化鍍)
而正面金屬化製程的目的,就是藉由濺鍍或化鍍方式形成UBM,接著做銅夾銲接 (Clip Bond),以降低導線電阻。
在使用夾焊(Clip Bond)時,由於鋁墊上方必須要有凸塊下金屬層(Under Bump Metallurgy, 下稱UBM),來做為鋁墊和銅夾(Clip)之間的銲接表面(Solder Surface)。UBM的組成金屬元素,在濺鍍和化鍍上各有不同,濺鍍使用鈦/鎳釩/銀(Ti/NiV/Ag);化鍍則是使用鎳金/鎳鈀金(NiAu/NiPdAu)。
濺鍍製程是以高真空濺鍍機台成長鈦/鎳釩/銀(Ti/NiV/Ag)在晶圓(Wafer)後,塗佈光阻後,以光罩曝光顯影後(黃光製程),將鋁墊上方進行遮蔽,再將多餘的UBM以蝕刻的方式進行移除(蝕刻製程),這是一套非常成熟而穩定,且可靠度極佳的製程,許多車用電子公司與高端應用製造商均已使用此製程。
前述提到的濺鍍製程,由於必須使用到高真空濺鍍、黃光製程、蝕刻製程,製程成熟穩定,較適用於追求高可靠度的車用電子、工業電子等高階MOSFET需求;而較為成本導向的消費性產品所應用的MOSFET則較適合使用化鍍來做,可以有較低的成本及較短的生產時間。
一直以傾聽客戶聲音、滿足客戶需求的ProPowertek宜錦注意到這件事,導入「以氧化還原反應」的化鍍製程。
圖二:此圖為化鍍製程,僅需一部化鍍機台自動化執行一連串的化鍍步驟,相較於步驟繁多的濺鍍製程,化鍍製程相對簡易,卻可達到相同目的。
化鍍製程的生產流程是操作人員在進行完晶片表面檢查後,將晶舟(Cassette)放入機台上之晶片載入區(Load Port),刷過條碼後,透過製造執行系統(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, MES)自動載入該批產品需執行之程式後,便自動進行生產。結束後,系統會提示操作人員至卸載區(Unload Port取出即可。然而在這看似簡單的生產流程中,卻蘊含著一連串需要良好控制的、複雜的化學反應。
圖三、化鍍製程流程圖
所以若您的產品有需要使用正面金屬化製程(FSM),化鍍的特性是可以選擇性的在鋁墊上長出鎳鈀金,適合單純Clip Bond,追求高CP值及成本導向客戶使用;濺鍍的特性是使用高真空設備濺鍍金屬並使用光阻定義圖形,可靠度優異,適合追求高品質高可靠度客戶使用。
圖四、化鍍與濺鍍比較表
游先生 / Stan Yu
電話:+886-3-579-9209 #5888
email:contact@propowertek.com
諮詢信箱